犀牛娱乐原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方正编辑|朴芳

可能音乐产业真要变天了。

最近,金曲歌后、知名音乐制作人陈珊妮在微博自曝,其于白色情人节(3月14日)发行的新歌《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实则由她指导其AI模型所唱(EP封面也由AI生成)。而此前,没人怀疑那不是出自陈珊妮的歌喉。

《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由AI生成的EP封面

该事件意味着,“公主”陈珊妮用一种类似行为艺术的发歌方式,让AI的歌声成功骗过她所有听众、歌迷乃至母带录音师的耳朵。这令行业内外震惊之余,催使我们所有人思考AI对音乐人及音乐产业的深度影响。

自今年ChatGPT爆火以来,有关AI会否全面取代音乐人的讨论就此起彼伏。上个月刘柏辛Lexie在B站展示用ChatGPT创作《伤心草莓》的全流程后,更有网友留言“林夕们失业了”、“还要什么周杰伦”……

但从应用层面看,谈取不取代还为时尚早,如今AI更多时候是作为音乐人的辅助工具助其创作。而陈珊妮此次也借发歌表达乐观态度:“音乐制作人的工作是无法被取代的。AI vocal要怎么唱,能唱得多好,终究需要专业音乐制作人,以人类的美学和经验去引导AI。”

而围绕《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AI陈珊妮以及最新AI技术引发的种种思考,或可指引我们窥见今后音乐产业可能的进化方向。

“AI陈珊妮”骗过所有人

乐坛巨变来了?

AI陈珊妮带给我们太多思考。

要知道,在此之前,公众对AI唱歌的印象还停留在初音未来等初代虚拟歌手。而AI在《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里展现出的对陈珊妮人声细腻度、情感性的极致还原,有一种“恐怖谷效应”的科幻惊悚内味儿。

在陈珊妮揭示真相的那条微博里,作为新EP的音乐制作人,她详细分享了她如何与技术团队AL Labs合作,反复调教AI模型唱歌,从而打磨出一首以假乱真成品的全过程。

她的分享昭示了如今AI演唱技术进化到了何种程度。比如,其实音乐制作人需要用很长时间反复抠AI的唱法、吐字、呼吸和尾音处理等细节,但AI之于人类最大的生理优势是“不会累”,以至于它可以不眠不休地反复练唱。

再者,在请Musa明马丁铺排好钢琴编曲后,陈珊妮还指导AI依照Musa的钢琴弹法优化演唱节奏,并完成了歌曲所有和声部分的演唱。换言之,陈珊妮做到了她所预想的,在不借助任何Auto-tune等辅助音准软件的情况下,保证每一个音、呼吸、和声都是全AI演唱的结果。

这个制作过程启发了我们很多思考。

首先,我们可以判定,现阶段的AI还不可能取代音乐人、尤其是音乐制作人。正如陈珊妮所言,“要如何将AI升华到情感面,终究需要制作人的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想象力”。而即便不谈情感层面,目前的AI还需要长时间练唱才能产出优秀成品,与成熟的人类歌者尚有差距。

再者,陈珊妮肯定“人类的思考和意志”之同时,也隐含些许担忧地提出问题:如果AI已经能模拟原唱的一切,那么原唱歌手的价值会是什么?

这个问题就让犀牛君联想到最近在社交平台听到的大量“AI仿作”。最近在B站、小红书等平台上,我们会看到很多博主用AI合成明星声音发布的“作品”,比如AI周杰伦版的《说爱你》、用范特西时代的AI周杰伦唱《乌梅子酱》等,那种以假乱真的程度估计连杰伦本人听了都会沉默。

而就《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而言,如果陈珊妮不点破,歌迷们其实完全没有意识到这首歌有哪里不对劲。老粉们也只是听出公主的嗓音似有“回春”迹象,但压根没人看出词作者周耀辉用“学会爱人”隐喻“AI学习唱歌”的隐含义。

由此推到极致,倘若今后AI生成技术真的可以实现100%模仿歌手音色,由相关技术创作出的作品会否构成侵权、原唱歌手要怎么自证自己的作品价值,这都是从业者在当下就需要开始思考的问题。

AI时代,音乐人何去何从

音乐人该怎么应对AI时代?

由AI陈珊妮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的AI要演唱或创作音乐作品,它需要在音乐制作人的长时间训练、调教下才可做到。至于取代人类创作音乐这事,仍然是个天方夜谭。

乐观来说,与其担忧AI颠覆行业,音乐人不如学习陈珊妮的做法,把AI技术拿来“为我所用”,把AI用作辅助工具来帮助自己提高音乐创作效率。

可以说,目前在生产一首歌的所有制作流程里,音乐人都可以借用到AI技术。比如,在作曲环节,如今各大科技公司都开发了诸多AI作曲软件(谷歌的MusicLM、OPenAI的Jukebox等),借由哼唱生成高精准度的旋律,能辅助作曲人写出走向更顺畅的旋律。

在作词这块,如今我们已充分见识到ChatGPT的文字创作功力,尽管AI目前在文字美感、情绪传递、思想表达上与人类词作者的差距还很大,但借助AI很快速地生成歌词大纲,可结构性地帮助词作者梳理写作思路。

在制作歌曲封面、海报等方面,AI的加持作用也不可小觑,毕竟我们最近就在社交平台切实见证了AI绘画技术的飞速进步。就这次《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封面而言,它的艺术感令专业歌迷都没看出AI与真人设计的差别。

而即便到了最终的音乐发行及宣发环节,AI对于做新专辑概念企划、撰写宣传文案、起草歌曲营销传播方案等也都能有所助力,至少目前的ChatGPT就能轻松做到。

由此来看,AI可对音乐制作的几乎所有生产环节提供助力,如果谈替代的话,它也许会对行业里从事简单重复工作的人造成冲击。但对于形成了自我风格的艺术家而言,用AI辅助提升创作效率后,他们反倒能留出更多精力去探索前沿音乐艺术的想象力边界(这恰是AI不可能替代的部分)。

回到文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珊妮指导AI唱《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这件事本身,就昭示了AI暂时并不具备音乐人最宝贵的艺术创造力。至于今后AI是否还需要人类艺术家去引领,目前我们尚且无法做出回答。

不过,AI陈珊妮令我们感到有些恐慌的是,它似乎反驳了过往很多人认为AI作品无法生发出人类情感的观点。事实上,陈珊妮似乎用行动证明了,经由训练后的AI演唱能够在听感上带动听众产生情感波动。

当然,陈珊妮也在最近的采访里指出,关于“你认为AI有情感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要问听者自己,听者们认为AI的演唱有没有情感才是重点,而她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给出肯定回答。

至于创作音乐这块,关于AI音乐创作能力上限的大讨论,两年前就进行过一轮。2021年10月,贝多芬管弦乐团演出了由AI续写的贝多芬未竟之作《第十交响曲》,当时业界人士就纷纷慨叹AI将彻底颠覆音乐产业。

但两年过去,AI作曲对行业的颠覆这件事并未发生。究其原因,我们看到AI技术确实可以在旋律创作上做到工整、精确,但过分完美无暇的旋律,反倒少了很多可供咂摸的人味儿和想象空间。

所以说,为什么“断臂的维纳斯”是载入人类历史的艺术品,因为会出错、有缺憾的普通人类才赋予艺术以生命。这道理,恐怕AI永远不会明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