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将研制、生产航空武器装备的011基地管理机关及其下属主体工厂布局在安顺。在国家“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一位位胸怀国防军工事业的有志之士纷沓而至,背井离乡来到贵州、来到安顺,开启了筚路蓝缕的拓荒岁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0多年来,一代代航空人深耕在祖国西南一隅,用他们的坚守与奋斗,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他们中有40、50一代,有60、70一代,也有80、90一代。

接续奋斗、薪火相传。近日,多彩贵州网推出【贵州航空人星火接力话传承】栏目,采访了三线军工企业——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飞公司”)的三位员工(分别是40后、60后、90后),从他们的视角讲述三代航空人传承接力、航空报国的故事。

时间拨回1966年3月30日的早晨,任希荣所在的车间领导找他谈话,调遣他到贵州安顺参与一项重大任务——三线建设。艰难时期的国家创业,与彼时26岁正值青春年华的他,因三线建设正式交汇。

“哪里需要我,我便到哪里去。”就这样,任希荣成为沈阳飞机制造厂首批到贵州参与三线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

想到山高路远,长时间不能与家人见面,任希荣在出发前请了两天假,回老家锦州看望母亲和妹妹,与亲人告别后,他的人生故事翻开了另一页。

1966年,工程技术人员在集体“宿舍”前合影,一群年轻人将在这里奉献青春

1966年4月6日,任希荣从锦州站上车和从沈阳站出发的20余位同事汇合,坐上了同一趟前往贵州的列车。他的目的地安顺主要承担了飞机工业的建设,此行最大的任务,是建设出贵州三线最大的飞机制造主机厂——云马机械制造厂(简称“云马厂”)。

一架飞机的零部件数量达百万个,其制造流程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工艺准备、零件制造、部件装配、总装调试等过程。为实现三线建设规划,这些零件制造任务被分解成数个专业化分厂,分散部署在当时贵州省三个市(贵阳、安顺、遵义)的七个县:镇宁、普定、平坝、清镇、修文、黔西、大方。

六七十年代,军工厂很“神秘”,在安顺市镇宁县的群山中建起来的“云马厂”也不例外。“云马飞机制造厂的建设是边建设,边生产。”任希荣说,1965年8月工厂开始筹建的“云马厂”被分成4个区,以马马山为中心,沿山沟近8公里狭长地段分散,经过数千名职工的努力,至1968年终于建成雏形。

从无到有,第一批到安顺的“三线人”要面对的艰苦条件,从厂区分散、职工宿舍简陋便可见一斑。

“为实现靠山、隐蔽、分散的方针,每个厂区之间间隔一两公里,从1区到4区直线距离便有十几公里路。没有其他代步工具,只能靠双腿行走。”任希荣感叹说,三线建设的总体指导方针是“先生产、后生活”,职工住房有施工队盖的,也有自己盖的。

“云马厂”建设初期的工棚,简易的住处折射出三线建设初期的艰苦条件

当时任希荣住的是最简易的工棚,进门后是三排大通铺,每排通铺之间只能容下一人行走。一个工棚最多能住60余人,大家共用一个公厕,想洗澡就去接自来水拿毛巾简单擦洗一遍。任希荣说,当时条件确实艰苦,却无一人喊苦。

1967年,任希荣与妻子结婚,并将她从老家接到安顺,工作、生活、养育下一代,从此安顺成了俩人的第二故乡,同时也是孩子们的故乡。

2018年,6位从沈阳飞机制造厂调来的老工人欢聚一堂

“‘云马厂’最多时近7000人,与其说它是一个工厂,不如说它是一座小镇。后来它有了自己的学校、员工宿舍、医院、粮店、浴室等,大家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在这个熟人的社会环境里生活、成长,对我们来说,它就是全世界。”任希荣说。

“能在如此艰难的时代,把一架架飞机生产出来,还是很自豪的。”任希荣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经济战略方针实行重大转变,军工企业“军转民”。靠着从三线建设初期就坚定的“创业”信念,他与众多同事硬是扛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坚守在“云马厂”,直到2000年退休。乡音未改双鬓花白,57年弹指间他已83岁,奉献了他几乎整个的职业生涯。

茫茫大山中崛起的飞机工业,是“航一代”用青春和热血完成的“创业”使命。

文:本网记者 张鸿杰 程 曦

海报:梅 青

一审:魏丹妮

二审:梅 青

三审:肖 露

四审:黄 华

推荐内容